年度最扎心榜单又来了!
全球十大最贵大学里美国包揽九席,麻省理工年学费涨到快6万美元,哥伦比亚大学直接干到9.7万。
问题来了:当四年本科读完背上两百万债务,这些名校文凭真的能兑现成高薪吗?
仔细看数据更迷惑人。
哥伦比亚大学每年总成本近10万刀,毕业生薪资中位数才5.5万,不吃不喝两年工资才能填平一年学费。
西北大学总费用冲到11.5万,毕业生起薪6.1万看着还行,可这还没算上每年6%的助学贷款利息。
对比德国海德堡大学免学费、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年费才1.5万欧,英美私校这套玩法明显溢价严重。
重点在于学费构成里的隐藏套路。
这些学校公布的学费数字从来不含重头戏——纽约、波士顿这些超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哥大周边公寓月租随便破3000刀。
更别提强制购买的天价医保、动辄五百刀一学期的打印费这些杂项开支。
剑桥大学国际生学费折合43万人民币看似比美国便宜,但英国硕士课程普遍缩水成一年制,实际单价反而更高。
文凭变现能力正在遭遇历史性质疑。
沃顿商学院毕业进投行拿15万刀年薪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华尔街裁掉7%岗位,科技巨头冻结招聘,花400万读出来的常春藤文凭可能还比不过州立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
芝加哥大学引以为傲的经济学硕士,去年毕业生六成去了年薪不足8万刀的中小企业。
不是说名校资源不值钱,而是成本收益严重失衡。
花旗银行最新报告测算,美国私校毕业生平均需要工作到37岁才能收回教育投资,这还是假设中途不失业不生病。
对比法国工程师学院毕业生25岁就能实现收支平衡,北美教育体系的高溢价问题已经火烧眉毛。
教育军备竞赛该降温了。
与其砸锅卖铁爬藤,不如看看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这类年费仅千瑞郎的顶级工科院校,或者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带薪双元制项目。
实在要去美国卷,记得到阿拉巴马大学这种公立旗舰校捡漏,工程专业排名前五十,本州生学费才1.1万刀——这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