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法学博士phd

近日,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官网更新2025年院士名单。目前已有329名杰出学者当选为2025年欧洲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由于入选学者接受邀请及注册的时间进度不同,入选名单陆续公布。

截至目前,已至少新增7位学部归属均为基础和临床转化科学学部的华人学者当选2025年欧洲科学院院士,分别为西湖大学讲席教授、校长助理裴端卿、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春祥、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叶为民、温州医科大学院长张康、香港中文大学院长赵伟仁、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黃聿、香港大学教授梁伟强。

此前已有西湖大学国强讲席教授、副校长仇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旻、中国科学院及深圳理工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成会明、澳门大学特聘教授李德凤、中山大学教授龙海平、中国科学院苏杭研究员、浙江大学教授王贵国、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教授王中长、河北大学教授叶金花、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宗成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环境和极端气象重点实验室主任苏杭、等华人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值得注意的是,西湖大学此次有西湖大学国强讲席教授、副校长仇旻;讲席教授、校长助理裴端卿,两位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名单如下:

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是欧盟的“国家科学院”和法定科学顾问,由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科学院于1988年共同发起成立,总部位于英国伦敦。作为国际上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欧洲科学院院士主要在欧洲各国的院士中遴选,外籍院士通过率不超过5%,是一项崇高的国际学术荣誉。

裴端卿

裴端卿,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西湖大学校长助理。于1984年获得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1991至1996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9月至2004年7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Tenured)。

2002年回国,受聘于清华大学;2004年8月受聘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曾任副院长、院长、研究员、博导;2015年10月起,开始筹建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2020年5月加入西湖大学。

裴端卿教授回国后开始细胞命运调控研究,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作为实验模型,建立并优化了iPS研究平台技术;发现:维生素C促进iPSC诱导效率;EMT/MET驱动体细胞重编程;人尿液上皮细胞为起始细胞的多能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并提出了细胞命运调控中染色质开-关的二元转变机制与多能/体细胞间的介面假说,这些发现与假说继续指导更加广泛的细胞命运转变机理研究。

仇旻

仇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西湖大学国强讲席教授、副校长、西湖大学工学院院长、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ptica Fellow)、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中国光学学会会士(COS Fellow)、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士(CSOE Fellow)、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激光制造增材制造分会副理事⻓。曾任美国光学学会理事会(扩大)理事。

1995年和1999年获浙江大学理学学士和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并于2001年获得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电磁理论工学博士。2001年被聘为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助理教授,2005年晋升副教授,2009年晋升为光子学正教授。

曾获“瑞典战略研究基金会”资助的“未来科研带头人”基金、瑞典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专门基金等。2010年任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曾任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8年加入西湖大学。

赵伟仁

赵伟仁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机械人外科教授、上消化道外科及代谢外科教授、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主任,以及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内镜中心总监。赵教授亦是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医疗创新发展督导委员会成员,医院管理局董事局成员,并于2021-2023年出任亚洲内视镜与腹腔镜外科医学会(ELSA)会长。

赵教授于199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2001年成为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外科),并于2009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赵教授是内镜机械人手术的先驱,积极推动医疗创科发展。其研究领域包括食管癌治疗、微创和机械人食管切除术、用于诊断和治疗早期胃肠癌的新型内镜技术、内镜手术,以及腔内手术的机械技术。他发表了近400篇论文和6本书籍章节,目前担任《Endoscopy》编委。

赵教授的研究成果屡获奖誉,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07) 及教育部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美国消化疾病周最佳论文(2011) 、美国胃肠镜内镜世界杯内窥镜检查一等奖(2012)、亚太消化周新领袖(2016)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判嘉许特别金奖(2019及2023)、香港(创新)精神奖(2020) 、欧洲内镜外科协会名誉会员(2023) 及伦敦帝国学院哈姆林医疗机械人研讨会「卡尔史托斯-哈罗德霍普金斯金内镜奖」(2023) 等。

黃聿

黄聿是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胡梁子慧生物医学教授、生物医学和血管生物学讲座教授、生物医学系系主任。他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并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2021年加入香港城市大学之前,他是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A3级讲座教授,也是心血管研究所的创始所长(基础科学)。

黄聿教授是心血管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于2025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先后被12所大学和研究所聘为客座教授,其中包括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澳门大学、马来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黄教授团队的研究聚焦于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中引发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过程,旨在发现血管发病机制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在血管-代谢紊乱疾病动物模型中开发能够逆转血管功能障碍的新途径。曾荣获由国际心脏研究学会颁发的2024年度Peter Harris杰出科学家奖、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杰出贡献奖(2021)、2020年度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由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9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2和2017年度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等。

梁伟强

梁伟强,肠胃病专家,现为李树芬医学基金肠胃病学教授及香港大学临床试验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他于2018年至2024年期间出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研究副院长。梁教授现任Helicobacter杂志主编、前任香港肠胃病学会会长(2022-2024年)和亚太胃肠病学协会财务主管(2023-2025)。

梁教授对胃肠病学和内窥镜检查有着广泛的研究兴趣,包括幽门螺杆菌和胃癌发生、炎症性肠病、人工智能和筛查结肠镜检查。梁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Lancet系列、Gastroenterology、Gut、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顶级医学和胃肠病学期刊上发表原创文章330余篇。

张春祥

张春祥,心血管内科学博士、留美心血管药理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心脏内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西南医科大学教育部医学电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高等院校创新健康科普联盟理事长、四川省卫生健康首席专家。

张春祥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非编码RNA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是这一领域国际公认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在此领域作出了系列原创性贡献。

出国前曾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及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等工作10年。1998-2019年,在美国几个大学医学院先后任助理教授、终身教职副教授、正教授至大学首席讲席教授 (The Deborah R and Edgar D. Janotta Presidential Professor)。

在美国工作22年期间,长期担任美国科学学位研究生(PhD)、医学生(MD)、医学双博士生(MD/PhD)、住院医生(Resident)和专科医生(Clinical Fellow)的教学与培养工作。先后任美国大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所所长、大学系主任等。

曾长期担任美国心脏病学院芝加哥区理事、国际转化医学学会会议委员会主席、北美华人药理学会会长、美国恩科心血管研究院秘书长等。任转化医学杂志副主编、心血管再生医学杂志副主编及其它18个国际杂志编委。

长期担任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美国老兵部(VA)、瑞士自然科学基金,意大利卫生部等10个国际机构的基金评委。2019年全职回国工作,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青等评审专家。

叶为民

叶为民,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终身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自2018年引至福建医科大学,任副校长,并兼任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群体医学研究院院长。

2021年任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流行病学与病因学研究,领导和参与了国内外多项大型队列的建设,包括福建队列、泰州队列、瑞典NMC队列、欧洲营养与肿瘤大型前瞻性队列等,在流行病学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领导的流行病学团队注重现场与实验室的紧密结合,在流行病学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在慢性病病因学研究上拥有多项成果与丰富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在BMJ、JAMA Oncology、Gastroenterology、Gut等期刊发表。

张康

张康教授,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哈佛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医学博士、哈佛大学生化和药理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现任世界华人眼科医师协会会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温州医科大学眼健康与疾病高等研究院院长、温州医科大学眼科创新与转化研究院院长、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在眼科学、医学人工智能、肿瘤、分子遗传学及精准医学领域拥有很高造诣,WOS收录文章超400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顶级期刊发表近300篇,总引用量超80000次,H指数114。2019-2024连续6年入选“全球跨学科高被引学者”,获世界华人医师协会霍英东奖等荣誉。

在眼科疾病领域,发现黄斑变性关键易感基因(获评Science年度科学十大突破),成果用于全球基因检测;阐明羊毛甾醇于白内障形成的核心机制,为非手术药物治疗开辟新途径。再生医学领域,全球首创诱导干细胞修复角膜及内源性干细胞介导的组织功能性再生(获评Nature Medicine年度医学八大进展),革新致盲眼病治疗方法;并建立异种器官移植免疫反应的创新评估模型。

在表观遗传学领域,全球首次通过大规模DNA甲基化分析深刻揭示了生物学年龄及肿瘤的分子特征及其对健康和疾病的深远影响,为衰老评估、肿瘤早筛及相关疾病干预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全新视角,成果在全球广泛推广应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领导开发EyeGPT、MetaGP等智能化诊疗平台,率先将先进AI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和电子病历分析与疾病精准分类 (获评Cell最佳年度论文和最佳交叉论文);研发全球首个通用合成医疗数据生成和应用平台,主导成立全球首个医疗数字孪生联盟并发布国际首部医疗AI临床应用指南,推动智慧医疗的创新与标准化。

此前已公布名单:

陈旻

陈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士。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至2009年继续在该校攻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2015年担任该所副研究员。2015年任职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9年起担任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建模与模拟、虚拟地理环境,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自然资源科技奖、中国地理学十大研究进展、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全球前沿科技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重要学术荣誉。

成会明

成会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深圳理工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先进炭材料研究部主任。1980年,进入湖南大学化工系碳素专业学习。

1984年,考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87)、工学博士学位(1992)。1990—1992年,作为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九州工业技术研究所学习。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碳纳米管、石墨烯与其他二维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等研究。相关成果获发明专利280余项,发表论文890余篇,H因子165,被科睿唯安评选为化学、材料、环境与生态学三个领域的国际高被引科学家。曾担任1项973项目和2项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连续三届)和“六元环无机材料”基础科学中心负责人。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碳学会Charles E. Pettinos奖、德国SGL集团Felcht奖、美国化学会ACS Nano讲座奖等奖励。 

李德凤

李德凤,澳门大学翻译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CSTIC)主任。1983年至1987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继续在该校攻读翻译学硕士;1994年至1997年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深造,获第二语言教育博士学位。他具有丰富的国际学术经历,曾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教并担任翻译研究中心主席,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任教十年,2006年至2011年期间还担任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及上海交通大学翻译学访问讲座教授。

李德凤长期致力于翻译认知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翻译过程的神经认知与心理语言学机制、语料库翻译学,以及翻译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开发。现任世界口译和笔译培训协会(WITTA)主席、国际翻译、口译与认知协会(IATIC)主席、中国语料库翻译研究协会和中国认知翻译研究协会副会长、太平洋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协会副主席等。其在翻译学领域著述丰富,发表多部学术专著及大量高水平论文,对推动翻译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龙海平

龙海平,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洪堡资深研究员(Humboldt Experienced Researcher)。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继续在该校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至2007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0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学术生涯始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曾任外事处职员及应用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后任职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历任副教授、教授,2016年9月起受聘为中山大学教授。龙海平长期致力于语法学与语言类型学研究,学术成果丰硕,曾获第十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重要学术奖项。

苏杭

苏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环境和极端气象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1999—2003年就读于复旦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2008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2023年在该所担任首席研究员和实验室主任,2023年起任现职。苏杭长期致力于大气化学与物理研究,在大气氧化性、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其学术成就获得国际学界广泛认可,先后荣获欧洲地球科学学会Arne Richter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学会级),连续三年(2021-2023)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地球科学领域)。其代表性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中国科学家具有影响力的部分工作”(19项之一),单篇论文Altmetric影响力指数高达9500(位列Science期刊全球前十),充分展现了其在国际大气科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引领地位。

王贵国

王贵国,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国际战略与法律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香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作为中国国际法学界的领军学者,王贵国1981年获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硕士学位,198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84年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耶鲁大学法哲学博士学位的学者。早年曾在美国、加拿大知名律师事务所执业,是中国首位获得联合国培训与科研研究所奖学金的学者,1980年赴联合国国际法院、海牙国际法学院等国际机构学习考察。

其学术生涯跨越两岸三地,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和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历任首席讲师、教授、讲座教授等职。现任比较法国际(海牙)科学院院士、香港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主席、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等多项重要学术职务,同时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仲裁员,香港申诉专员名誉法律顾问等实务职位。王贵国学术成果丰硕,出版专著、编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在国际经济法、比较法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力。

王中长

王中长,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特聘教授,欧洲国际纳米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08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担任助手、助理教授(2008—2012)和副教授(2013—2017)。

2016年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问教授,2017年起担任欧洲国际纳米技术研究所课题组长。2019-2023年任欧盟伊比利亚国际纳米技术实验室(INL)苏州开放创新中心主任,2023年起任INL科学助理。

王中长长期致力于新型低维、纳米及能源材料的原子层面研究,在材料制备、表征、性能测试及理论计算(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方面具有深厚造诣。其研究重点聚焦于材料原子电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能的构效关系,特别是在功能缺陷、量子输运及多铁性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功开发出新型超薄功能器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20余项包括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欧洲研究经费和日本文部省科研费在内的重大科研项目。

王中长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80余篇,研究成果荣获国际材料晶界与相大会年轻科学家奖、日本材料学会材料研究促进奖、国际材料联合会年轻科学家奖、NEC最高科学技术奖、IAAM奖等多项国际殊荣,并获得中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重庆市巴渝学者等国内重要人才称号。相关成果被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东京新闻等日本及欧洲媒体宣传,在学术界和社会层面均产生重要影响。

叶金花

叶金花,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天津大学特聘教授,“先进催化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大学“光驱动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

1983年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于东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新型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开发以及在太阳能转换和环境净化方面应用的研究,先后承担了日本政府、产业界、国家“97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等十几项重大研究项目。

2005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006年获得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6年起连续多年入选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历任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NIMS)主席研究员,光催化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再生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纳米材料研究据点首席研究员,北海道大学化学院教授,以及天津大学—NIMS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现任Science Advances和ACS Nano副主编。

已在Nature, Nat. Mater., Nat. Catal.,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700余篇,获得同行引用66,000余次,H因子134。

宗成庆

宗成庆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A类),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会士(ACL Fellow),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AAIA 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CAAI Fellow),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CCF Fellow)。他于1998年3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8年5月至2000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出站后留在自动化所工作至今。1999年和2001年两次在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ATR)做客座研究员,2004年在法国信息与应用数学研究院(IMAG)做高访。

曾于2006年至2014年担任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主要从事机器翻译、文本数据挖掘和语言认知计算等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译著两部。

他是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ACL)候任副主席、国际计算语言学委员会(ICCL)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亚洲自然语言处理学会(AFNLP)主席,国际顶级学术会议 ACL2015程序委员会主席和ACL2021大会主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及国家一级学会的科技奖励,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中科院优秀导师和国科大李佩教学名师奖等多种荣誉。

苏杭

苏杭,地球科学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环境和极端气象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研究方向:大气化学与物理,大气氧化性、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极端天气气候和机器学习方向。

1999-2003年 复旦大学学士;2003-2008年 北京大学博士;2008-2012年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博士后;2013-2023年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实验室主任;2023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环境与极端气象重点实验室主任。

熊秉真

熊秉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哈佛大学理学硕士,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国际哲学及人文科学理事会教席、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研究领域包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近世儿童史、中西性别研究、中国医疗文化史。

黄炳照

黄炳照,任职于台湾科技大学化工系,目前兼任永续能源发展中心主任及台湾建筑科技中心建筑节能研发中心主任,是台湾电化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黄炳照于1987年在台湾成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台湾科技大学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和讲座教授;期间曾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等高校担任访问教授。黄博士长期从事同步辐射光源技术、理论计算、电化学能量转化/储存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已在国际著名期刊包括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 Nano等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黄炳照教授曾获得国际电化学会会士(ISE Fellow)、葡萄牙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东元奖等一系列的荣誉和奖励,也曾担任过美国ECS台湾分会,台湾氢能和燃料电池协会等组织的主席。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108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14日

相关推荐

  • 澳大利亚汇率(澳大利亚汇率兑换人民币)

    //前言// 澳元兑人民币汇率暴跌, 昨天大幅下降, 不加息以后, 汇率难回高点? 未来5年还要创新低… #01: 澳元兑人民币汇率暴跌 不加息影响极大 昨天,澳央行宣布官方现金利率维持不变,依然保持4.1%的水平。这个决定一出,澳元汇率瞬间下跌。 昨天澳元兑人民币的开盘价还接近1:4.7呢,最高值达到了1:4.698,但是昨天澳元兑人民币汇率的…

    2023年11月2日
  •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

    秋天不止一种颜色,在吴西逸的笔下,秋天是淡雅清新的;在杜牧的笔下,秋天是红色的;在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的操场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为践行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近日,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开展了全校师生秋季运动会。 开幕式上,各年级运动员代表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

    2023年11月26日
  • 多伦多电影学院表演系

    8月20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宣布,今年将授予中国女演员赵涛“特别贡献奖”,赵涛也由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性电影人。而由贾樟柯执导、赵涛主演的新片《风流一代》,也将亮相本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据悉,本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将于9月5日至9月15日期间举行。 “特别贡献奖”是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颁发的致敬奖项中的一项,旨在表彰电影事业的杰出贡献者以及他们的…

    2025年9月12日
  • 树人大学学生人数

    潮新闻 记者 吴晔 第六届“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初赛正如火如荼开展中。 今天上午,首日榜单公布,浙江树人学院位居总分榜第一、人数榜第一。这所高校有哪些压箱底的秘籍可供参考呢,记者第一时间连线赛事学校联络人、浙江树人学院党委宣传部全媒体中心主任曾晓江老师。 “今年是第六届了,我们多年组织下来,积累了自己的经验。”曾晓江说,首先是预热赛期间充…

    2025年9月2日
  • 幸幸那提大学简历

    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简称“辛大”“UC”,是一所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成立于1819年,是美国第二古老的公立学府。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 Review)评选辛辛那提大学为中西部最好的公立大学。学校与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2025年7月27日
  • 奥巴马毕业演讲(奥巴马毕业演讲稿中英文)

    马里兰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ryland))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毕业典礼嘉宾,前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先生。在他的演讲中,奥巴马先生向毕业生们分享了他的智慧和经验,并提出了10条宝贵的忠告。 以下是他在马里兰国立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摘要: 追求你的激情:找到你热爱的事物,追求你的激情。无论是职业生…

    2023年10月30日
  • 剑指千亿级市场 铜复合集流体迎量产时刻 多家上市公司处于送样和验证阶段

    12月28日,复合集流体领先企业金美新材料在重庆綦江举办铜复合集流体MC规模化产品落地仪式。本次实现量产的为6微米厚度铜复合集流体产品。该产品已持续获得下游客户订单,将于2024年开启大批量供货。 据了解,复合集流体具有提升电池安全性、降低成本、提升能量密度等多重优势,是锂电行业重要的革新性材料之一,市场空间有望突破千亿元。在锂电行业大部分技术已基本成熟、深…

    2024年1月1日
  • 华沙大学读研的成功率

    总部位于德国的全球数据公司Statista发布了2021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数据,其中波兰数据我们摘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来同大家分享。 留学生人数 根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波兰留学生总人数已超57000人,其中包括全日制本硕、博士、交换生和语言课程。中国学生总计1700余人,在波兰留学生源地中排名第九位。 深造人数明显增多 从2016-2021数据来看,赴波兰…

    2024年10月9日
  • 雅思托福的区别(雅思托福的区别和作用)

    受近几年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考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难免会考虑更多的积分。 很多学生在想出国留学之前,都会非常担心是雅思还是托福。 可见,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除了向来是留学热门目的地的美国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考虑到学生经常参加语言考试,如果你在选择上感到两难,最好先了解雅思和托福的区别后再做决定。 雅思和托福的区别之一:认…

    2023年9月22日
  • 土耳其房价(土耳其房价多少一平方)

    去年上半年,全球的房价还在暴涨,然而过了一年之后,事情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据莱坊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房价在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上涨速度达到了2015年同期以来的最低水平。随着各国央行继续维持加息政策,全球房价仍面临压力。 莱坊国际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几大主要经济体的降息政策可能会推迟到2024年下半年,由于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将同步维持低位…

    2023年10月16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