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校排行榜又洗牌了!
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刚发布,MIT稳坐头把交椅14年,英国IC冲到第二反而压过牛津剑桥。
港大杀到第11名差一步进前十,谢菲尔德和诺丁汉这次争气重回百强。
选校的眼光真得变变了。
榜单前十里八个位置还是老面孔,但座次悄悄变了样。
美国包揽半壁江山,MIT照旧称王,斯坦福从第六杀回前三。
英国IC连续两年猛蹿,直接把牛津挤到第四、剑桥压到第六。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稳守第七,新加坡国立第八——亚洲之光真不是吹的。
UCL卡位第九,加州理工守住第十门槛。
传统豪强看似牢不可破,实则暗流涌动。
英国这次打了翻身仗。
十七所进百强创纪录,谢菲尔德从105冲到92,诺丁汉从108跳到97,全靠学术声誉和雇主口碑翻盘。
IC能压牛剑不是偶然,人家国际师生比例和论文引用率双高。
布里斯托冲到51名却卡在五十强门口,华威反被甩开二十多名。
学校强弱分野越来越明显。
美国虽然二十六所入百强,内部分化更剧烈。
斯坦福杀回前三,芝加哥大学从二十开外冲到十三,波士顿大学从108直飞88堪称黑马。
但纽约大学暴跌到55名,伯克利也从十二跌到十七。
藤校宾大掉到十五,普林斯顿被约翰霍普金斯反超。
北美高校的竞争比英超还刺激。
亚洲势力真的崛起了。
港大冲到第11名离前十就差一步,新加坡双雄稳占前十二。
内地五校进百强但名次未透露,估计清北复交浙都在发力。
澳洲九所稳居百强,加拿大四所守门成功。
苏黎世联邦理工作为欧洲大陆独苗稳居第七,证明理工院校越来越吃香。
留学选校的逻辑早该更新了。
光盯着常春藤和G5容易错过黑马,谢菲尔德和诺丁汉的逆袭就是例证。
专业排名比综合榜单更实在——IC能超牛剑靠的就是硬核理工科数据。
香港和新加坡院校性价比突显,尤其对亚洲学生。
今年QS新增指标虽未启用,但国际生多样性迟早影响排名。
高校排名就像足球联赛,没有永远的豪门。
传统名校稍有松懈就被反超,黑马靠精准发力也能逆袭。
关键还是看学校是否适合自己,毕竟读书的不是榜单。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