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在招聘简章里,你只会看到“双一流大学毕业生优先”的字样
985、211已经成为历史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对“985”三个数字充满着向往和倾慕。
因为在这三个数字的背后,代表的是一流的院校、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资源、一流的就业水平。
但是,教育部官宣:985、211已经成为历史了!
之前,在教育部网站的一个咨询平台上,有人询问为何有部分211院校不在双一流院校的名单上。
教育部对此的回应是:现已将985、211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图/教育部官网
目前从教育部的回复中,我们大约可以读出这样两点信息:
985、211作为曾经的历史产物,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今后会慢慢湮灭于历史之中;
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将完全取代985、211高校。
所谓双一流大学,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级学科,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40所,其中建设一流大学的学校有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8所。
在这42所之中,有原先的985院校39所,再加上新增的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和云南大学。
不仅仅是这三所院校,以前211总共只有116所,现在进入双一流的大学有140所,这意味着有24个新院校因为这个政策获利了。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政策出来之后,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就有点惨了。在原985名单里,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可是一期的34所高校之一。
而在双一流名单里,把42所顶尖大学分成A(36所)、B(6所)两类,把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分到了实力较弱的B档,与郑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新疆大学齐名。
可以说,今后“好大学”的标准再也不是什么985、211了,而是“双一流”。
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双一流院校建设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提出,2017年正式确认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但是直到近年“双一流”才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
总的来说,985、211和双一流高校之间有以下两点区别。
1、985、211侧重对大学的评定,而“双一流”侧重对学科的评定
“985工程”的建设从1999年开始,共有39所大学列入建设名单。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从1995年开始到2002年结束,总计有112所大学列入建设名单。
不过,不管是985、还是211,评定的重点都是在与大学的综合实力,侧重的是对大学的整体评价。
而双一流的评定就有所不同。
双一流的评定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先评选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40所),然后再在此基础上选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因此,一些专业性强,有特色学科的部分院校得以在此次“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脱颖而出。这次,除了之前的985、211之外,就增加了26所专业性强的院校。
2、 985、211名单固定;双一流名单不固定,有进有出
自从 年985、211名单确定之后,就没有进行过更改。
而“双一流”院校的评选则不同,打破了高校的“终身制”。
根据教育部指出,“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
也就是说,被评选上双一流名单并不意味着你就高枕无忧了。你一个发展不好、教育部就把你这头衔给摘了。
这次没被评选上“双一流”高校,下次也有机会;而被评选上的高校,也可能下次就被除名了。
就像网络上不太被看好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校校长甚至立下了“军令状”力保第二轮双一流评估不下车。
“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可以说相当于引入了一个高校KPI制度,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院校的竞争力,引导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
双一流的变化,对求职就业有何影响
虽然教育部已经发布了消息,说“985、211已经成为历史”,但是目前的短时间内,由于长久以来的习惯问题,大部分公司还是会注意你的本科院校是不是985、211院校。
况且目前几乎全部的985、211院校都进入了“双一流建设院校”名单,而且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变动,再加上新晋的25所“双一流”院校,日后的竞争只会只增不减。
以前没有“双一流”的时候,毕业生还会被分为清北复交、985、211、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而现在,已经变成了清北复交、双一流、三非。
在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大家的学历起点都差不多,差异只能体现在你的证书和工作经验上。
所以,要想在校招的时候就拿到一份好的offer,最好还是多拿证书+多多实习。
毕竟,等毕业后都大家都人手一本证书的时候,再考就来不及了。
对于金融专业或者是毕业后想要进入金融圈的同学来说,在校时把能考的证书都考出来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
就比如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虽然个人无法申请证书,但考试合格成绩永久有效,毕业工作踏上工作岗位再申请证书也完全OK!
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持续走高,考试人数节节攀升,不仅仅因为这本证书是入行上岗的敲门砖,也因为学习了证券从业的知识后,对个人理财的也有很大的帮助!
社会竞争已经越来越大,自身价值的砝码越多,才能离自己的理想更近一步!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