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留学顾问老师,已经任职6年多,今天上午收到Andy的求助:"老师,我在阿尔伯塔大学被停学了,父母还不知道"。这种开场白,在过去三年变得越来越常见。加拿大国际教育局2024年数据显示,约19%的国际本科生无法按时毕业,其中文科专业的学术警告率较五年前上升了37%。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60%的案例存在持续性的家长隐瞒现象,且这个现象正处于增长趋势。
案例一: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沉默螺旋"
林同学(化名)至今记得大一哲学课拿到A-时教授的鼓励邮件。转折发生在二年级的必修课PHIL2B03,第一次拿到D后,她在图书馆通宵时鬼使神地复制了同学的参考文献格式——这成为第一次学术不端记录。麦马学术诚信办公室数据显示,2023年类似案例同比增加23%。
当我看到她的学业轨迹时,最震惊的不是连续四个学期GPA低于1.7,而是她至今用三种方式向父母隐瞒:1)只转发课程注册确认邮件;2)谎称成绩延迟发布;3)用暑期实习解释学业中断。那些被退回的申诉邮件,安静地躺在她设置了家长屏蔽的朋友圈背景里。
案例二:渥太华大学的"消失的留学生"
王同学(化名)的情况更加失控,但他在2023年冬季学期后就再没进过教室。选择父母指定的金融专业后,他的成绩单就像失控的电梯:ACG2021(会计基础)拿C,ADM2303(统计学)拿E,最后干脆在宿舍打游戏到签证过期。
渥大注册处记录显示,像他这样"幽灵学生"(连续两学期未选课却未办退学)占国际生的7%。最讽刺的是,他父亲上周还在问我:"孩子说在准备CFA考试,老师觉得什么时候申请研究生合适?"
被隐藏的真相
留学这条路就并不好走,每年超过三成的留学生在异地折戟沉沙,并非我们不够努力,只是有时候运气差了一点,最后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也有很多专业被称之为死亡专业,淘汰率极高,挂科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很多留学生选择专业时没有注意,最后导致自己留学失败未能拿到学位。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心理问题上,有人遇到挂科,有人因为作弊,有人涉嫌学术抄袭,有人因为代写被开除,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心理状态。我们留学的最终目的很简单,拿到学位,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学位做铺垫。 当心理出现问题后,不管是抑郁还是自闭,我们的学习能力会大幅度下降,理解能力变差,记忆力变差,精神无法集中,最后导致挂科,想要以其他手段来蒙混过关。能出国留学,我相信本身的学习能力并不太差,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什么问题能阻碍自己拿到学位。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导致留学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歧视华人现象,这在不同的留学国家以及学校都有一定的体现。比如班上所有的成绩分数都很高,但是华人的成绩分数却普遍偏低,当然也存在恶意卡毕业率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有申诉自己的分数打分低,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出现问题后欺骗父母,在既定毕业时间后回家,告诉父母已经本科毕业。但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后续寻找工作需要学历认证,也即是现在遇到的核心问题。
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有以下几种:
★Plagiarism抄袭:采用未经授权的他人作品和成果作为自己的成果提交。例如引用未注释;复制粘贴网上或者其他学生的答案;与其他学生或网络上内容或思路高度相似等。
★Self-plagiarism自我抄袭:比如把自己之前的其他作业或者答案,用在另外的评估部分中再次使用。
★Collusion共谋:与其他学生一起完成作业或考试。
★Examination Offences考试违规:将未经授权的资料带入考场;在考场使用未经授权的资料;考试时与监考老师之外的人沟通或尝试沟通;代考;携带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以及其他一些可能造成考试不公平行为。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