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知道马伯庸写本书换北京一套房时,彻底破防了
刷到热搜说《长安的荔枝》作者11天赚了800万版税,第一反应是"又来骗我辞职写书"?但深挖下去惊掉下巴:这位老哥可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生,从1997年写到2015年才敢全职搞创作。现在人家靠《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早就成了文坛顶流,新书《食南之徒》刚上架就被抢空——原来读书真的能把知识焊成提款机?
11天赚800万的真相:学历才是隐藏的开挂密码
很多人盯着"11天写本书"的噱头,却没看见马伯庸书包里藏了20年的"知识弹药"。
学霸的底子有多狠? 他在昆士兰大学读的是信息管理,论文里研究的都是"史料数据库搭建",现在写历史小说时随手就能甩出《唐六典》里的运输流程,这种硬核知识储备,普通网文作者拿头比?
20年冷板凳换爆发 从1997年在论坛写同人开始,他光研究唐代驿政就啃了30多本古籍,《长安的荔枝》里"荔枝转运保鲜法"的细节,全是从《唐会要》里抠出来的干货。网友锐评:"人家11天写出的爆款,是你读20年书都攒不出的脑容量!"
马伯庸在访谈里说过,留学时被逼着读《西方叙事学》,当时觉得枯燥,后来写《长安十二时辰》时,直接把"多线叙事结构"玩成了影视化爆款。就像网友说的:"你以为他靠灵感吃饭,其实人家靠的是学术框架搭故事骨架。"
当别的历史作者还在写帝王将相,他靠读书积累的偏门知识另辟蹊径:《长安的荔枝》写的是"唐代物流打工人",《显微镜下的大明》扒的是"明朝基层税收账本"。出版人透露:"这种用学术思维写通俗故事的能力,整个文坛找不出第二个。"
抬杠派急了:"我读了20年书,连8000块都没赚着!"
高赞回怼扎心:"人家读书是把知识点连成网,你读书是把教材抄成流水账,能一样吗?"#电视剧长安的荔枝##马伯庸##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