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戚薇在社交平台分享“手写三四千字商业分析文到抽筋”的备考经历时,外界对明星与顶尖EMBA的关联又多了层好奇。这位以146分成绩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24级EMBA的演员,与羽毛球世界冠军谢杏芳成为同班同学,再次让“明星扎堆名校商科”的话题浮出水面。
在大众印象里,明星与EMBA的组合总难逃“花钱镀金”的质疑,但北大光华的门槛显然没那么容易迈过。想要踏入这扇门,首先得满足“本科毕业满8年、5年以上管理经验”的硬指标,这就筛掉了刚入行的年轻艺人。过了资历关,还要闯全国统考的数学、英语难关,最后通过北大自主面试的层层考核——戚薇能在400个拟录取名额中排到216位,远超132分的录取线,绝非仅凭名气就能做到。
细看这些走进EMBA课堂的明星,每个人都带着明确的“求学目标”。吴奇隆入学时早已规划好转型路线,希望通过系统化课程提升商业能力,为自己的制片人与管理者身份铺路;马浚伟则用行动打破偏见,2020年毕业时交出查重率仅0.77%的毕业论文,严谨的学术态度获师生认可;戚薇选择“场景新消费”方向,显然是瞄准了演艺之外的商业版图拓展。对他们而言,EMBA不是装点门面的标签,而是应对职业焦虑、实现跨界突破的“充电站”。
吸引明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平台背后的资源聚合。北大EMBA课堂里,坐的不仅有艺人与运动员,更多的是企业高管、行业领袖等跨领域精英。每月集中授课一次的非全日制模式,既不耽误明星的演艺工作,又能让他们在交流中链接优质人脉——这种“与高手同行”的机会,远比单纯的课程内容更具价值。正如企业从业者所言,EMBA的商业案例分析需结合真实经验作答,明星们在行业内积累的资源与经验,反而能让他们在课堂讨论中提供独特视角。
当然,82.8万的学费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对年入千万的明星而言,这或许是一笔“战略投资”,但对普通人来说,却是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这种门槛差异,也让大众对明星求学的讨论多了层现实考量:当明星们通过EMBA进一步拓展事业版图时,普通人想要获得同等的提升机会,往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从吴秀波2014年出席开学典礼,到马浚伟、吴奇隆相继毕业,再到戚薇、谢杏芳成为新生,北大EMBA的明星学员名单不断更新。褪去“镀金”的滤镜不难发现,这些艺人的选择本质上是职业发展的理性决策——在更新迭代迅速的行业里,用系统的商业知识武装自己,用高端人脉网络为未来铺路,远比短暂的流量更可靠。
明星扎堆EMBA的现象,与其说是“追星名校”,不如说是他们应对行业变化的主动选择。而这背后,既藏着顶尖教育资源的吸引力,也折射出不同群体在成长路径上的现实差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底气为82.8万的“深造机会”买单。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6096.html